[车讯 资讯] 一年前,伴随着第五代DM技术的发布,比亚迪秦L DM-i上市,并很快成为比亚迪10万元级别的新领袖,单月最高销量一度逼近4万台。一年后,诞生于比亚迪全新电动车平台e平台3.0 Evo的秦L(参数|询价) EV,是否能成为10万元级别纯电动车领域的新王者?相信大家一定很好奇这是一款怎样的车?会如何定价?是否有实力担当一哥角色?
● 秦L EV会传承哪些新技术?
大家看到秦L EV的命名,很自然会联想到它是不是秦L DM-i的纯电版车型。事实上,秦L EV与秦L DM-i完全是两款不同的车,秦L EV诞生于全新的e平台3.0 Evo纯电平台。
e平台3.0 Evo纯电平台
一张尺寸对比的表格显示,秦L EV不仅比秦L DM-i的车长要短,甚至比定位更低的秦PLUS EV还要短,秦L EV的宽度与高度则与秦L DM-i比较接近。不过,另一项数据就比较惊人了,尽管秦L EV尺寸最短,但是轴距却是三车中最长的,达到了2820mm。
比亚迪秦家族三款车型尺寸对比 |
|||
车型 |
秦L EV |
秦L DM-i |
秦PLUS EV |
车长(mm) |
4720 |
4830 |
4795 |
车宽(mm) |
1880 |
1900 |
1837 |
车高(mm) |
1495 |
1495 |
1515 |
轴距(mm) |
2820 |
2790 |
2718 |
如何做到短前后悬、长轴距,这就要得益于e平台3.0 Evo。e平台3.0 Evo是比亚迪2024年5月发布的全新电动车平台,该平台具有十二合一电驱、宽温域热泵技术、快充技术、CTB技术和运动控制技术集群五大优势。
而之所以叫做e平台3.0 Evo,是因为部分技术是e平台3.0的升级版本。2021年比亚迪发布的e平台3.0中,就已经具备诸如八合一电驱、800V高压快充、刀片电池、CTB电池车身一体化、宽温域热泵技术、iTAC智能扭矩控制等新技术。这些技术确保了电驱系统可以更小,留出更多用车空间;充电速度更快;电动车可以装上更多的电池组,续航更长;提升车辆扭转刚度;将电机、电池的废热提供给空调以增加续航,并可以在零下30度-40度之间工作;提供后驱车型,并提前调整轮端扭矩匹配,拓宽了操控极限。
比亚迪海豹EV
在e平台3.0基础上,比亚迪打造了海豹EV、元PLUS、元UP、宋L EV、海豚、海鸥等经典车型,这些车型一部分成为今天比亚迪电动车销量的重要支撑,一部分提升了比亚迪电动车的档次感,为后续比亚迪推出方程豹、腾势等新车型奠定了基础。
相比于e平台3.0,e平台3.0 Evo的升级包括推出集成度更高的十二合一电驱,并且电机能实现最高23000rpm的转速,虽然没有超级e平台上汉L搭载的30511rpm电机转速更高,但它也超越了小米SU7 Max的21000rpm最高转速,可以有更高的性能突破,要知道小米SU7 Max可以实现0-100km/h加速2.78秒,最高车速265km/h。
在充电层面,e平台3.0 Evo的优势是可以将公共充电桩的电流从250A提升至400A,10-80%SOC充电时间缩短至25分钟,拥有智能升压快充技术,低温充电时间缩短40%,80%-100%SOC充电时间缩短至18分钟。
在热泵技术层面,推出更加高效的热管理系统,提升高温与低温状况下的续航表现。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方面也让车身碰撞安全层面得到提升。在iTAC智能扭矩控制技术上,推出超级iTAC,增加地形辅助、比赛模式、漂移模式等个性化场景。
当然e平台3.0 Evo依然会有多款车型共享,包括了不同价位的车型。作为10万元级别的秦L EV车型来说,出于成本考量,不会应用到全部的技术,但是它会传承新平台的技术优势,相比上代车型有更好的发挥。
● 秦L EV不会卖得很贵 将会在定价与技术中找到平衡
秦L EV上市后会如何定价?看到搭载最新技术的汉L并不便宜,大家可能也会担心秦L EV的价格是不是会定高?我觉得可能是多虑了。秦L EV真正的姊妹车是海豹06 EV,两款车型有着完全一样的尺寸,并都来自于e平台3.0 Evo,形成组合拳共同进阶市场。目前,比亚迪在10万元级别纯电轿车中只有秦PLUS EV在售,秦L EV将填补秦PLUS EV之上的价格空白,此前网传这款车的定价是14.98万元起,但真的会这么贵吗?
目前市面上有一款比亚迪车型与秦L EV算是近亲,并且已经上市。它同样来自e平台3.0 Evo,宽度、轴距、车高都几乎与秦L EV相同,唯独它是一台偏向个性化的两厢车,它就是海豹06GT。
比亚迪秦家族三款车型尺寸对比 |
|||
车型 |
秦L EV |
海豹06 |
海豹06 GT |
车长(mm) |
4720 |
4720 |
4630 |
车宽(mm) |
1880 |
1880 |
1880 |
车高(mm) |
1495 |
1495 |
1490 |
轴距(mm) |
2820 |
2820 |
2820 |
海豹06GT基本传承了e平台3.0 Evo的绝大多数技术,包括十二合一电驱、智能升流快充(30-80%SOC 19.8分钟)、智能末端快充技术、智能宽温域高效热泵技术集群、超级iTAC(比赛模式、漂移模式)、全新CTB整车安全结构,20000rpm电机,几乎囊括了e平台3.0 Evo的绝大多数核心技术优势。也就是前面提到的,具有空间合理、动力性能出众、充电快、低温与高温能耗表现更出众、安全结构更优异、驾控表现更出色。基于以上,秦L EV预计也会有相同的技术储备,在同级别更有竞争力。
不过,在动力层面,秦L EV提供110千瓦和160千瓦两款不同功率的后置单电机,后者0-100km/h加速7.5秒。相比海豹06GT,入门版车型的功率更低,并且没有双电机四驱车型。考虑目前海豹06GT定价13.68-18.68万元,2月销量4798台,预计秦L EV可能还要以更低的定价来成为一款走量车型,因此秦L EV的定价很可能会是12-14万元,这样一来,它将可能获得更高的市场关注度。
2月份秦PLUS EV的销量是9644台,秦L EV与秦PLUS EV无论是产品迭代上,还是产品体验上,都完全不是一个层级,秦L EV整体会更优异,因此12-14万元的定价大概率会实现销量破万,甚至可以像秦L DM-i那样冲击更高的销量。
秦L EV配备的是46.08kWh和56.64kWh的磷酸铁锂电池组,两款电池容量都比海豹06GT更小,但却实现了更优异的续航,分别是470km和525km,这基本满足目前主流的消费用车需求。同时,秦L EV采用与海豹06GT相同的前双球头麦弗逊+后五连杆独立悬架,以及后置后驱,相比秦PLUS EV这些上代前驱车型,整体的驾控表现更加优异。从海豹06GT的试驾体验来看,海豹06GT有着更好的高速稳定性,同时还能过滤掉细碎的震动,且不生硬。在充电层面,网传秦L EV采用400V平台,充电速度可能比不上海豹06GT。
相比前代的产品,空间优势会是秦L EV进步最大的地方,实现更短的车身和更长的轴距,便于在狭小的车位停车,确保用车空间。从实际的体验来看,身高1米75体型偏瘦的驾乘者调整好前排座椅后,来到后排头部有三指的余量,腿部有一拳四指的余量,虽然后排的腿部空间表现一般,但是坐垫长度适中,坐上去还是比较舒服的。另外,车辆后排提供空调出风口,前排座椅有通风+加热,这都是加分项。
最惊喜的变化来自储物空间,一方面,新增的前备厢空间达到了65L,可以放下20寸的行李箱。第二改用电子怀挡之后,中控台下方有了更大的储物空间。同时还新增了一个4.6L能实现零下6度到50度切换的冷暖冰箱,前排新增50W无线充电。后备厢的地板下部同样新增了一个储物空间,不过后排座椅靠背放倒后,没有形成一个纯平的拓展空间。
正因为短前后悬长轴距的设计,秦L EV有着更精致的车身比例,车头短小,流线,风阻系数更低,尾部溜背,造型动感。同时在设计上采用了王朝家族大量的经典设计,更能被大众所接受,为日后的高销量奠定了基础。
内饰同样是王朝家族的最新设计,包括车门上传承古代屋顶的经典元素,并加入氛围灯烘托,相比上代车型明显高雅了很多。设计同样符合大众审美,风格看齐秦L DM-i,从秦L DM-i的单月销量来看,大众对新的风格非常认可。
智能化层面,秦L EV采用比亚迪最新的DiLink 100车机系统,这套车机风格与移动终端平板的界面风格近似,画面风格直观简洁,通过商城能下载常用的App。仪表屏的尺寸中规中矩,但信息显示比较全面。新车还配备了抬头显示系统,这在同级别并不多见。
智驾方面,依然是三目摄像头纯视觉智驾方案,配备天神之眼C(DiPilot 100),支持高快领航、自动泊车、代客泊车。在10万元级别车型中,配备高阶智驾的车型并不多,也是秦L EV的优势所在。
综上所述,秦L EV定价预计在12-14万元左右,比秦PLUS EV智驾版10.98-12.98万元的售价略高一点,它不会采取海豹06GT的定价策略,而是在技术与价格之间做到权衡。最终新车售价会在3月23日的秦L EV上市发布会上揭晓,车讯也会第一时间进行报道。
● 大人,时代变了!小鹏MONA怎么成新领袖了?秦L EV能行吗?
12-14万元纯电动车市场,销量最好的车型竟然是小鹏MONA M03,2月份销量达到了15312台,即便是春节期间,它的销量也丝毫没受到影响,连续三个月销量突破1.5万台。在媒体眼中,小鹏是智能化的代表,但在10万元级别消费者眼中,小鹏=个性+性价比。
10万元级别能拥有2颗英伟达Drive Orin芯片,配备城区高阶智驾的也非小鹏MONA M03莫属,拥有强悍的智驾能力。只是这一配置仅在顶配车型超长续航Max中出现,不过这款车型至今未交付,原因是要给两款不带智驾的中低配车型做产能让路。
两款中低配车型仅配备了ACC自适应巡航和LCC车道居中,功能相对基础,不过,消费者对此似乎并不介意。两款中低配车型相对更实用的功能是自动泊车,很适合初次购车的消费者。
基于智驾层面,MONA M03主动安全配置更加全面,包括主动刹车、车道偏离预警、前后碰撞预警、车道保持、并线辅助等。从车讯的实测来看,M03可以做到10-70km/h速度成功完成AEB主动刹车和“鬼探头”的规避,这基本满足了城区限速内的驾乘安全。当然,比亚迪的天神之眼C同样在安全配置层面有突出的表现,而且秦L EV也将全系标配天神之眼C。
为何这么多人选择了MONA M03?车讯口碑榜显示,多数消费者会选购620超长续航版,CLTC纯电续航620km。从车讯实测看,它的续航达成率为91.6%,平均电耗13.3kWh/100km,实际续航536km,对比秦L EV的续航确实有优势。
不少车主表示MONA M03容易上手,对首购车人群友好。MONA M03 620超长续航的最大功率为160千瓦,0-100km/h加速7.4秒,与秦L EV近似,对于日常驾驶来说,动力相当充沛。不过MONA M03采用前置前驱,配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,从物理结构上来说,不如秦L EV更理想。不过小鹏多年来偏向运动化的基因,成就了MONA M03悬架调校上的优势,在车讯麋鹿测试中甚至跑出了75km/h的优异成绩。
另外,还有不少消费者对小鹏MONA M03的外观颜值表达认可,不少消费者是初次购车的年轻消费群体,简单、个性化的MONA M03成为首选。虽然MONA M03的内饰看起来不够高级,甚至车内只有一块屏,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销量。
有意思的是小鹏的强项智能化车机并没有给用户带来太多好感,反而不少用户吐槽它的导航,自研导航没有高德更好用。另外,由于MONA M03的掀背造型,导致后排的体验受到一定的影响。
显然小鹏这一次是掌握了比亚迪的销量密码,懂得取舍,选取消费者最想要的东西,而不是全部都给,很有针对性。小鹏作为一个偏科技的品牌,在20万元级别一直用智能化来打擂,但在10万元价格区间却用性价比赢得了消费者,博得了年轻用户的好感。
比亚迪秦L EV与小鹏MONA M03对比 |
||
车型 |
比亚迪秦L EV |
小鹏MONA M03 |
CLTC纯电续航(km) |
470/545 |
515/620 |
最大功率(kW) |
110/160 |
140/160 |
驱动方式 |
后置后驱 |
前置前驱 |
前/后悬架 |
麦弗逊式独立悬架/多连杆式独立悬架 |
麦弗逊式独立悬架/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 |
电池品牌 |
比亚迪弗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 |
比亚迪弗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 |
主动刹车 |
有 |
有 |
前后碰撞预警 |
有 |
有 |
车道偏离预警 |
有 |
有 |
并线辅助 |
有 |
有 |
自动泊车 |
有 |
有 |
高快领航 |
有 |
现售版无 |
比亚迪10万元车型的受众一直是各个年龄层的消费者,对智能化并不太敏感,偏向于实用主义。对于秦L EV这一次重点提升的驾控层面,可能不算特别关注,但是一款好开好用的车阻挡不了任何消费者的注意力。秦L EV的另一个优势是空间层面,特别是储物空间的实用性上优势更为明显。同时,天神之眼C引入的最大意义是提升了安全层面的保障。这次比亚迪在细节层面也比过去更加用心,无论是内饰设计、配置、用料都有很大提升,除了拿得出手的技术,在造车层面也更用心。这款车的受众更广,超越MONA M03的销量并不难。
● 写在最后:
秦L EV的推出,也意味着新技术e平台3.0 Evo下探到更低的价格区间市场,从技术层面驱动产品,也一直是比亚迪擅长的。在10万元级别车型中,这次比亚迪还对驾控进行了重点升级,对于一台车来说,尤其是刚需用户来说,好开的车也同样相当重要。智能化的升级,最重要的是在安全性层面得到了更大的提升,尤其对于新手用户相当关键。同时,这次秦L EV能像海鸥一样,在车内的细节上更加用心,能够博得首购用户第一次坐进车内的好感。最后我们来回答它能不能成为10万元纯电动车一哥的问题,我们觉得完全可以,只要价格够香,这款车胜算的把握还是非常大的。(文/车讯 秦超)